引用
最初由 Harmatia 发布
其实说成绩差,也并不是考不上任何学校甚至一般好学校的差
而是那种“离我心目中的顶尖学校又远了一步”的差
学文科不比学理科和工科,非一流学校毕业出来的研究生要找稍微像样一点的工作是非常之困难的
而且导师(不是论文导师,是本科导师)对我的估计之高,让我感觉战战兢兢且如履薄冰
你知道那种感觉么? 就是很长时间以来旁边某个圈子的人一直把你当成非常非常聪明的人来对待,不管你交上去了什么都受赞扬和肯定,哪怕是你自己觉得很一般甚至不好的东西。 所以你高兴之外更多的是不安和心虚----“如果有朝一日他们发现我并不是什么聪明人怎么办?” 而更糟糕的是,日子久了你自己也逐渐相信了那个神话,乃至它时不时被挫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后面的虚空
汗,怎么越说越 melodramatic 乐
其实这种感觉我特别能体会。从幼儿园开始,我就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考试的名次从来都是班上的第一或者第二(一二永远是我和另一个男同学,我们同窗9年),身边所有的人都认为我读书读好了是应该的,有了闪失是不允许的,我也这样要求自己。
然后初中考高中,我放弃了直升本校高中(也是一个省重点),选择了考另一所全市,甚至在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小有名气的中学。这所高中的学生真的非常出色,而且聪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了,也会有考试好不好,不论我怎么努力我也不可能成为最好的了。我很难受,甚至对自己有些失望。但是我也一天一天的知道了自己分量。我知道最顶尖的清华,还有我儿时的梦想——协和医科大学已经不可能是我的了,我必须对自己做出新的判断,去选择新的适合我的大学。
其实,在人家眼里很出色的学生真的很累,因为你会一点一点的觉得出色是应该的,甚至看不清自己其实有很多不足。突然想起T的一个听力: u are just a human。不要太在意人家对自己的期望。想一想,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做一个很强的女人才好,还是只要一个安定的生活。老公经常对我说,我很大的毛病就是太在意人家对自己的期望,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人是为自己活着的。
考试失败不可怕,应该从每一次失败中认识自己。如果有一连串的失败,那么就要想一想,是必然还是因为偶然的不努力,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真的很重要
我知道文科的学生要考上很好的大学才有比较好的出路,比如MBA应该是top 20吧。但是,是不是不是top 20的学生就不活了?不是很好的学校,也会有很好的学生,因为一次入门不能决定你的一辈子。你会面临很多次选择的机会的。你还小,生活不是只有考试和读书,以后你就会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