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两三百的诺大爷家的接电话发短信不怕偷的手机以外,只用过智能机....
乔大爷怎么说两起两落也是个人物了,在一锤子砸不对就吹的硅谷能这么折腾的可不多。虽然没用过他家的东西,也没有兴趣,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相对于苹果的专业设备,苹果的手机及其它个人设备并没有太意外的科技创新,但是目标明确而集成相容,换言之是行为中庸而且目的精确的产物。虽然价格不怎么普罗,但究其目的是绝对普罗倾向的。价格也没有高不可攀,无非让发展中国家的真正普罗钱包下水前肉疼一阵而已,而这种刺激也是苹果个人设备成功秘密的一部分。
早年当HTC Diamond拿下当年销量冠的时候,3d马尼拉界面很好用,外形也精美,性能突出,但是开了马尼拉电池还撑不过8小时,旋转触摸键除了HTC自己的几个程序以外无人支持,而你永远都要用手指甲尖去抠屏幕右上角那个照搬PC的小×来关闭程序的时候,就开始抓狂地觉得对这些巨头来说有时候一小步也是无法跨越的,或者说是傲娇而不愿跨越的...
于是苹果冒出来后历年来很多种个人设备都可以在某年度挑战苹果的某方面产品,但是都是轮流转,那头vs的还是苹果。HTC的那票wm和安卓系统的机子也好,摩托的里程碑也好,甚至诺家坚持用塞班的时代的几个机子都喜欢,至于平板则独爱旋屏,但是这些在某些方面都严重不如苹果,共性就是软件和硬件的配合度,对消费习惯的考察等等。前者既包括操作系统及软件本身徒有功能、难以使用,也包括性能需求和体积、能耗之间的协调优化--优异的wm或者安卓机往往这方面极差。它们只是在缓慢地改变自己。如果没有苹果,只会做得更差而非更好。这是苹果对无关的消费者而言的意义。
话说回来,没有其它的竞争,可能今天我们还在用乔帮主喜欢的单键的鼠标....
另一面的商业营销,倒是个复杂的现象,到了某一层次,公司营销推动和消费人群的集体无意识究竟孰重变得很难摆开。而对群体行为进行诱导和推手则更需要水平。眼光有限,算看不清搞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