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疯兔子 发布
你下面那段话,可见你完全把田中看倒了,田中批的不是当代政治,而恰恰是3,40年代的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也正是在批判当代日本的军国主义迷思,你要看清的一点就是,同盟的民主不是民主,而是寡头政治~田中描写帝国高效专制的胜利,却并没有把批判的宝剑垂下,从历史,思想,乃至统治者个人的良心上怀疑,辩驳,责难,无时无刻不在你耳朵边唠叨撕喊~至于杨的迷惑,可以认为是对当代迷思的一个体现,但你要看到,这人并没有投降,而是用激昂的精神控诉,就是如此~
(喝茶……)
是这样?????
这、这和我的理解完全不同……我一直以为银英是批判现实民主主义结构的缺漏的。sigh~~~~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我要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丧失信心了……
不过,说真的,看到杨威利一次次地说出关于民主的种种锋利的语言,实在不能不让我这么想:银英是宣泄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确实同盟的民主是寡头政治,但是让这寡头政治抬头的正是民主制度啊!杨威利曾经说过:同盟的人民脱卸责任,却在有难的时候就将罪归于政府——这批判的是民主的不彻底性了,也是造成寡头政治的原因。问题是现实的民主政治结构,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民主,反而容易造成寡头。而现在正是如此。
而且,反观帝国面,作者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批判鲁道夫,但是却并不着重于莱茵哈特的批判。总觉得田中心中有幻想:如果君主是个莱茵哈特式的人物的话,或许……不过这终究只是yy,他自己也认识到了,所以作者还是让莱茵哈特早早死掉在堕落成鲁道夫之前保持一个完美形象了。正因为必须让莱茵哈特在堕落前死掉,所以他的成功才不得不被描写得如此迅速,以至夸张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
对于莱茵哈特人性的描写,总觉得是非常浪漫化的。如果说描写他的某些迷失了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批判,我觉得倒不如说是为了使这个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