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李欣导演的电影《自娱自乐》陆续的在全国上映了,这部电影我还没看,一来是因为没有看新片的习惯,二来也是由于对李欣这人不太感冒,他几年前拍的那部《花眼》我也看过,但并不喜欢,甚至都没有看完,只觉得这电影有些做作,有些装蛋,当然我相信李欣的态度还是真诚的——不真诚的人没必要去拍这么一部明显赚不了钱的电影,但不知是导演的编剧不够还是剧本和演员有问题,反正整部片子始终感觉怪怪的,让人喜欢不起来,连带着就对李欣这人也有些不喜欢了。
但这部《自娱自乐》却让我很感兴趣,首先它前前后后的捣鼓了很长一段日子,一个导演能在一部电影上耗贯这么长的时间,想来应有让他觉得值得这么做的理由,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很有趣:一群农民兄弟突然决定去做一件看似与他们的身份完全不相称的事——拍电影!而且他们还不是简单的心血来潮,而是要认认真真的,有板有眼的来拍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件事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好玩。
当然估计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一群农民来拍电影,实在是很荒谬,倒没有瞧不起农民的意思,只是电影这东西既是技术活又是艺术活,而农民们既不可能去接受专业培训,又大多都没什么艺术细胞,由他们拍出来的电影,恐怕不会好看,与其浪费胶片,还不如交给那些有技术有艺术的人来拍,术业有专攻嘛。
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些道理,但却实在站不住脚,试问有哪一条法律规定了农民不能拍电影?既然没有这么条规定,那谁又有资格以自己的理解去束缚别人的行动呢?实际上拍电影就跟读书看报,玩电脑打电动一样,最初都只是一个兴趣而已,只要你有条件有兴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就是一个自娱自乐而已。
“自娱自乐”这个词儿,若从字面上去理解,倒也挺简单明了的,就是自己娱乐自己,自己寻自己的开心,字里行间似乎还带着点洒脱——我做这件事,只要我自己开心快乐就行了,别人怎么看待,那都无所谓了。那种无惧旁人眼光的洒然之气,在这四个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到底有谁能称得上自娱自乐者的代表人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卫·林奇,没错,就是那个木匠出身的怪才导演,那个凭借《心中狂野》和《穆赫兰道》两次登上戛纳领奖台的美国人。他的电影我看过的不多,只《穆赫兰道》一部而已,那是一部很沉闷的电影,不但节奏缓慢,故事情节也很晦涩,人物对白更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虽然电影在最后二十分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很难想象会有几个观众能坚持着看到那里,在整部电影里,我看不出导演有哪怕一丁点想要吸引观众的意思,感觉他只是在讲一个自己想讲的故事,至于别人是否明白他在讲什么,别人又怎么去理解这个故事,就都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甚至电影是否会亏本,是否会获奖之类他也并不在意,他纯粹只是为了自己才去拍这么一部电影,只想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把自己脑海里构思的故事化为影像付诸实施,然后从中获得快乐,他与那些拍电影的农民一样,都只图一个“自娱自乐”。
当然,能够做到无视商业大潮而自娱自乐的并非林奇一人,许多欧洲的导演都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拍的电影比他更自我更极端的大有人在,但林奇能够处于商业化的中心好莱坞而始终保持特立独行,不丧失自己的风格,不被功利牵着鼻子走,不曲意逢迎那些庸俗的观众,甚至对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小金人不屑一顾,实在是可以让人肃然起敬的,虽然他的选择令自己始终生活得很艰难(《穆赫兰道》因为找不到一家电影公司投资,好几次险些胎死腹中),但他直到现在也始终没有因此改变自己,始终在拍着自己的电影,讲着自己的故事。这种极端的做法也讲并不值得推崇,但那种自娱自乐的劲头却总令人微微心动。
现在转转话题,在我出生时,八十年代已经过了好几个年头,作为八十年代生人,我相信有两样东西一定陪着大多数同龄人走过了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一是漫画卡通,二是游戏电玩,这两样东西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也留下了不少美好的童年回忆,甚至许多人到现在也还在玩着看着(比如在下就是一位),但有些可悲的是,那些关于游戏和漫画的记忆似乎总是欢乐与痛苦并存,美好与灰暗同在,原因只在于周遭的人总不能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这两样其实再普通不过的兴趣爱好,时常要打压之,抵制之,鄙视之等等……反正我估计与我同辈的人中没几个是没点痛苦回忆的,甚至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时代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我们体验到了过去的人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也尝过了过去的人不曾尝试过的痛苦,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痛并快乐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现在早已告别了童年时代,开始了漫长而无聊的原始积累岁月,平时在单位闲着没事蹭电脑时,总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只去浏览一下网页,看一些新闻便算,不敢越雷池一步去逛平时常去的那些动漫BBS,原因无他,只因为老担心会无意之中被同事们瞅见,那感觉怕是就像一位网友形容过的:就仿佛在大庭广众被扒光了衣服吊起来示众一样,滋味相当不好受,我也没有勇气去成为同事眼中的怪人,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看动画片什么的……说来也真有点可笑复可悲,自己明明喜欢某个东西,却总没法子去全情投入其中,总得藏着腋着的,小时候得与“大人”们虚与委蛇,长大了又得跟同事上司们玩捉迷藏躲猫猫,在虚拟世界里与一干漫友们高谈阔论不亦乐乎,回到现实里却又得继续夹着尾巴做人,搞得自己时常怀疑自己是否已人格分裂,就像《搏击俱乐部》里的爱德华·诺顿一样,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也想像那些农民兄弟和林奇一样,不去理会旁人怎么看,只关心自己怎么做,也就是说,我也去自娱自乐一番,但这却又是说着容易做着难了,毕竟要想做到完全无视旁人怪异的目光上下打量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儿,从这一点来说,我对那些COSPLAY一族就有了点敬意,虽然我自己对这并不感冒(我始终觉得COS与动漫无关),但我始终尊重并支持他们,因为要穿着旁人眼中的奇装异服(某些服饰搞不好还会遭FQ斥为“汉奸”呢)招摇过市,没点勇气怕是不行(我自问就做不到),COS的主力军大多是比我更年轻的八十年代中生代(现在九零年代的大概也有了),与我们这些上一辈相比,他们更年轻也更有活力,也更开放大胆,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向来不会遮遮掩掩,更加不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我可以嘲笑他们动漫常识的浅薄,也可以为他们对某个动漫人物的狂热崇拜而感到可笑,但是在COS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好像并没有嘲笑的资格,因为他们做的,正是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做到像他们那样无视旁人眼光,潇洒的自娱自乐。
“自娱自乐”与其说是一种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境界,一种无惧世俗笑立于天地之间的洒然,也是我渴望达到的境界,我现在还没有达到,我正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