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到“战1.5版”。继续提高用词精准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咬文嚼字。更凸显文章主题。注意,尽管仍不是最严格、最小的定义。但这里足够了。
增加两处兼容,见汉文的临时定义。并增加一种批判。顺便再扼要总结说下对日文寻源的目的。晚上出2.0终结版~~
引言:区别一些名词——汉语、汉字、语言、文字、中文、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由于汉族人数众多,使用汉语的地区广阔,汉族文化历史久远,汉语自然成为我国的主要语种,也是历代的官方语言。隶属于“语言”这个大类。其定义包括三层意义:1、语音标准;2、词汇基础;3、语法规范。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形式,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尚在使用的文字体系。汉字最晚诞生于商代,三千余年来,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作为一种统一的文字符号系统,汉字千百年来连续传承,有利地促进了文化传播,塑成和维持了民族认同,亦为世界文字史所罕见。隶属于“文字”这个大类。
“中文”是中国汉语的简称,它与“汉语”的严格区别是: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中文”则还包括汉语的阅读和书写。
“现代汉语”的定义同样包含三层意义:1、语音标准;2、词汇基础;3、语法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1.狭义的用法指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2.广义的用法统指普通话和方言。
“现代汉语”也以“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为了说明及使用方便,下文将会简化:“现代汉语”被等价为现代的“汉语”。同样,“现代日语”被等价为现代的“日语”。
“汉文”、“日文”:因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码子事,一种语言可以使用多种文字,一种文字也可以适用多种语言。下文为了便于区分,临时定义“汉文”指汉字写的“文”,或者说“汉文”指由汉字构成的一整套书写符号;定义“日文”指由汉字和假名写的“文”,或者说“日文”指由汉字和假名共同构成的一整套书写符号。
一、日本开始“使用汉字记载其语言”的历史及假名的产生 一千多年前,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从此正式开始了使用文字记载语言的历史。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假名中又分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具体做法是: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名。例如平假名的『あ』乃由汉字的『安』简化而来的;而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一部分。
早期,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汉文,而片假名则是佛教僧侣们读经典时用来做标音的,平假名则是女性所用的文字。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二千字左右,片假名大多用来表示外来语,其余的多用平假名。现代日语中,假名共有71个,最基本的有46个,排列成“五十音图”(字母表)。
二、汉字在日语中的发音及读法 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有“音读”和“训读”两大类。
音读,即日本人引入中国汉字时模仿该字汉语发音的读法。由于中国汉字进入日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不同朝代的“普通话”有所差异,这在日语中的汉字的读音上也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因此,在现代日语中一个汉字的普通读音通常有两种,称为“吴音”和“汉音”。如日语中的汉字“人”的音读,“汉音”为“じん”, “吴音”为“にん”。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听动画片《EVA》中的部分词比如“暴走”、“再启动”等等是不是感觉发音跟我们的中文发音极其相似?)
“训读”是利用汉字表达日语固有词语意义的读法,也可以说是汉字的日译。如日语中的汉字“人”的训读为“ひと”。
日语中由汉字组成的词,在意义上有一部分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有少许差异。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是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词的差异。古汉语是单字成词,现代汉语多是双字成词;二是古汉语的词传到日本后的词义在日本发生部分演变造成的差异。总的来说,越是不常用的词,那么这种所谓的日语中的词越可以直接按照古汉语理解及拼读。因为这些词都是由汉字组成的。 日语书写时一般体言(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词干部分多使用汉字来写,而用言词尾有变化的部分及助词、助动词则以平假名书写。格式上横写、竖写均可。
注意一点:在日本明治维新的之后,日本曾经企图以假名全面取代汉字,以便全盘西化,但结果因为重义过多等各种客观因素失败了。
三、对某一类型人的批驳:没有“日文汉字”,只有“汉字”。不过也许有人会称之为“日字”,或者“日文字” 1、“没有日文汉字?那难道中文里有"働"字?有"凪"字?”
按你所说,好,那我造个“wuliaoⅦ”,我定义这个词说这个词就是“日本”,呵呵,看来英语字母和拉丁语字母都是我们汉字嘛。各位,咱也别讨论了,原来所有的文字都是我们汉字^0^。——真是有够幼稚的。我定义这种类型的人就是:无聊*2!
再详细解说下:“钨、钼、锗、锂、镧、铀”是我们近代造的表示各种稀有金属的字,那么是不是说现代汉字就不再是汉字了?日本人造了几个字,弄了几个文字马甲,就可以说“日文中的汉字”不是“汉文中的汉字”了吗?就可以改名“汉字”为“日字”了吗?武则天还专门给自己造了个“曌”呢,难道说因此汉字就改名叫“武则天字”了吗?这理论未免太搞笑了。
因为汉字不够用了,所以造几个字是文字的继承和发展。但不能说从此就没有了汉字的本原属性。
2、“现在看中文小说感觉没有日文小说优美,看起来也很吃力。”
看看哪,这到底对待其他文化是如何的一种思想哪?有人以平等对待,有人以凌下对待,这人却神之并为尊。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甘心贬低母语而去拔高日语呢?具体是谁我不指出,大家自己看。不止一个呢。可怜曹雪芹伟大的《红楼梦》啊,可怜罗贯中恢弘的《三国演义》呐。在这些人眼中怕是给《源氏物语》提鞋都不配了。
我为啥要对日文寻根求源?就是为了要棒敲这号人,顺便给大家一点警示。文化的模糊反输确实颠倒了不少人。至于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就是我心寒的地方呐! 3、“现在的常用二字词里有超过一半是日本反输入中国的”
注意我最后一句话:“
此外:古汉语通常是单字成词,而现代汉语则通常是多字成词。”
现代汉语确实受到不少日本的外来语翻译习惯。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与世界脱节,二是清朝的软弱造成战败,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派了不少人去日本留学。间接的通过日本了解了世界。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不受到“
继承了古汉语汉字的日语”的影响。
我们再详细分析下。古汉语多是单字成词。
我们先来看一个词:“笑颜”。这个词恐怕很多常看动漫的人会首先认为是日本词。但错了,它的语法和用字均是古汉语,两个字都是单独成词的。
我们再来看另个词:“归省”。这个是日本动画片“青出于蓝”里一集的标题。当时Freewind的翻译是“回家”。当然Freewind的翻译未必不知道这个词,但恐怕就会有不少人认为是日本词了。这个词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元春省亲”一章里用过,在鲁迅的社戏里也用过。它的意思确实是回家,但更重要的是“见父母”的一层意思。“熏”带“葵”见自己的妈妈,用归省,是一种认可接纳,从此就是一家人的意思。“回家”的意思就欠缺了那么一点。
所以说:
日语中由汉字组成的词,在意义上有一部分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有少许差异。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是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词的差异,古汉语是单字成词,现代汉语多是双字成词;二是古汉语的词传到日本后的词义在日本发生部分演变造成的差异。总的来说,越是不常用的词,那么这种所谓的日语中的词越可以直接按照古汉语理解及拼读。这些词都是由汉字组成的。 但同样也说明,日语并没有自己真正的文字。它的书写符号除了汉字它还是汉字。 另外,日文里的“の”是汉文里“的”的变化,它同时也兼具了英文中“of”的功能。从而使得方便地对应英语语法。又用“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的片假名”取代了英文字母。不过换成123456来对应abcdef还是一样!把那些语气助词即“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的平假名”换成“啊、哦、呀”也没有什么不同!
四、没有“日文汉字”,只有“汉字” 在日文中出现大量汉字,导致好多看动画的人以为真有日文汉字一说。因此,这里澄清一下,以免我们的孩子们和不了解的人们混淆,导致中华文化被日本颠倒反输(正常的交流是欢迎的,但一切卑鄙的颠倒黑白的反输是要拿大棒分辨的)。
我们要明确知道:所谓的日文汉字并不存在。它就是中国汉字。 而且,就算它叫“日文汉字”,还是带了个“汉”字呀。 不过也许日本人可能会称之为“日字”或者“日文字”,又或“日文文字”、“日本文字”。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改变汉字本源性。 当前正处于中国和世界急剧交流的时代。有大量的外来词涌入现代汉语,这对我们的翻译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比如著名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的赛先生“赛因斯”,这个词是目前“科学”的音译翻法,但很显然,这样的生造法不符合汉字组词习惯。难以记忆,生命力低。一般富有生气的翻法是首先参考那些词在外来词中的意义,然后在汉字中找寻具有可以联想或者引申等意义的字然后组词。比如“细胞”,这个词中的“细”是当时浙江的一方言里的,意思是“小”,用来翻译西方“cell”这一术语。很显然这样就本土化且形象多了。
不过,也不是一定需要这么做,比如***斯基,我们一听就知道是“俄罗斯”的人名。这也是一种好的翻译法。既保持了外国风味,又具有足够多的字来对应音译法的复杂。
此外:古汉语通常是单字成词,而现代汉语则通常是多字成词。
五、现代汉语的外来词翻译任重道远 大家应该注意到,我最后以“细胞”一词来分析讨论是为了什么?因为它确实是我们造的。是我们第一时间提出的。因为,在翻译领域,通常第一个人的翻译具有普及性。(当然这也要从翻译的水平对应的如何来看它的生命力。)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词:赛因斯。不知道是哪个家伙翻译的,也许仍是日本人。最终还是被日本的翻译“科学”一词所取代。为什么?不合逻辑,不合汉语造词的习惯,没有任何语义。当然也就没有生命力了。
所以我呼吁我们的翻译提高点中文水平吧。造出些富有生气的新外来词吧。翻法是首先参考那些单词在外来词中的意义,然后在汉字中找寻具有可以联想或者引申等意义的字然后组词。比如“细胞”就好。
还有一个词“SEELE”,大家知道是《EVA》中的词吧?它的准确翻译是“全灵”,而不是“灵魂”,不过对翻译要求较高,需要对神学和汉语能都相当了解才行。网络上的这个资料相当多,EVA-FANS也快发布了,会有更详细的解释。我就不详细说了。
我并不是认为老祖宗的东西全是好的。我认为交流是必要的。按心理学的说法就是:人只有对比别人才能知道“自我”。只有交流才能认识自己,才能发展自己。日本接触西方比中国早,因此,现代汉语很多词来自日本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我欢迎这些交流。我甚至会主动接受并推荐。比如“暴走”一词。 但同时我也要大棒在手,因为有些人居然已经认为日语是多么伟大的语言了,日本文字是多么伟大的不同于汉字的文字了。这如果不是日本一遍一遍地模糊日文文字的汉字本源性,给你洗脑,那就是你崇日崇洋到了骨子里。 如果真没有分辨力,就少看点动漫,洗脑后就不要乱发妄言。那除了丢人外,将还只会是现眼。哦。我晕了,洗脑后这人才会妄言呐~~
红色字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因之一。 六:对现在相当多的孩子们对汉语及汉字的态度的一些担忧 有句俗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溃于一蚁。如果对文化上的侵袭,或者奴化思想的冒头不给予上纲上线、犹疑不决的话,那么一旦到了临界点,就很难修正了。这次讨论日语对汉语的影响一文里不少孩子的思想就是一个典型。
但是,即使我充满担忧,但我还是对充满乐观态度:中华文化远比想象的要坚韧而富有活力的多。
因为有那么一篇文章《世界上曾经拥有这样的中国——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说的好:文明冲突中的强大消解能力——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四。
全文阅读:
http://www.dizyh.cn/n/article/278.htm 对待交流一定要这样:“一手拿大棒,一手拿口袋;好东西装进来,坏东西打出去”,哈哈哈哈~ 好了,翻译故事就说到这里了。端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