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sakuraahn 执行锁定操作(2012-07-07)
—
这里有一张《纽约时报》去年十一月绘制的地图
这里有一张《纽约时报》去年十一月绘制的地图
红色区域为“严重匪化区”,或者称为“解放区”;
橙色区域为“中等匪化区”,或者称为“过渡区”;
灰色区域为“边缘匪化区”,或者称为“游击区”。
图中的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号称“红色走廊”。
另外一张关于“红色走廊”的地图:
印共(毛)在2009年对外发出政治宣言,他们已经走过了人民战争的前两个阶段,即已经成功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并有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铁的纪律的印度人民解放游击军,他们的星星之火已经燃遍全国二十八个邦中的十三个邦,在印度政府对中国和巴基斯坦进行穷兵黩武,大量增兵边境地区,内地武装力量空前空虚的大好形势下,下一步就是建立起武装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在正式取得武装割据政权后,将印度人民解放游击军改编为印度人民解放军。本次袭击应该是印度(毛)在游击战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为把游击战提高到运动战的高度,同时为建立武装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和正规军进行的一次成功战术行动。
纳萨尔派武装 印度崛起之痛
4月8日,印度,亲友们抬着被纳萨尔派武装伏击致死的士兵的棺木。
4月6日,印度切蒂斯格尔邦森林地区,100多名印度士兵遭到1000多名武装分子的伏击,76人死亡。4月8日,印度警方宣布,纳萨尔派武装领导人卡塔卡姆·苏达尔山正是幕后元凶。印度媒体无比愤怒地评论称:“76名士兵惨死,而纳萨尔派分子却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纳萨尔派武装在印度存在长达40余年,活动范围涉及22个邦(印度有28个邦)。印度总理辛格表示,纳萨尔派武装已经成为印度国家安全的最大内部威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组织?在纳萨尔派兴起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问题?
卡塔卡姆·苏达尔山,最有影响力的印度纳萨尔派武装领导人,本周印度切蒂斯格尔邦76名印度士兵遭伏击致死事件的策划者。他身材矮小,貌不惊人,却是纳萨尔派武装中著名的战略专家,曾策划和指挥过多起重大袭击,包括暗杀前安德拉邦首席部长纳杜。分析认为,这个存在40余年的反政府武装将是伴随印度崛起的长期之痛。
40多年前农民“起义”
1967年,印度农民卡努·桑亚尔和查鲁·马贾姆达尔带领100多名支持者拿起棍棒和大刀,在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村开始了纳萨尔派武装运动。
“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下,由于印度贫富差距、土地问题而形成的极端武装斗争形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晓强表示。
40多年来,印度政府几经镇压,却始终没有消灭纳萨尔派武装。2000年以后,印度各地掀起一股经济特区热,无计划的征地在农民中引起了普遍的不满情绪。“印度经济的加速发展令农村问题愈加突出,纳萨尔派武装借机快速扩张。”傅晓强说。
除了西孟加拉邦,纳萨尔派的武装活动还不断扩展,目前印度28个邦中有22个邦都有纳萨尔派武装的踪迹,其活跃区域相当于印度国土面积的40%。他们还在印度中部和东部的不发达地区形成了一片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的“纳萨尔地带”。
印度内政部2004年曾估计,纳萨尔派武装的成员数字可能在5万到12万之间,核心成员约有9300人,掌握着大量常规武器和自制武器———包括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克莱默地雷、现代化的无线设备和电子装置等。
傅晓强指出,今天的纳萨尔派武装已经与印度东北部分离武装和克什米尔武装并列为印度国内最突出的三大安全问题。2006年4月,印度总理辛格将纳萨尔派武装称为“印度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的国内安全威胁”。
此次印度士兵遭伏击的切蒂斯格尔邦正是纳萨尔派运动最为活跃的一个邦。
纳萨尔派驱逐大地主
切蒂斯格尔邦拥有印度最丰富的铁矿、煤炭、铝土矿资源。而该邦南部森林地区居住的部落居民却过着接近赤贫的生活,可以说是印度最贫困的阶层。
近年来,印度的大企业纷纷涉足这些矿产丰富的地区,购买土地、开采资源。但是,大部分当地居民却没有分享到发展的利益。
过去几年来,成千上万的该邦农民拿起枪、矛、弓箭加入了纳萨尔派武装。从2005年开始,他们对该邦的矿山、电力基础设施和在该邦搞开发的企业的车辆发起了频繁的袭击。
纳萨尔派武装惩罚腐败官员、驱逐大地主,并向商人征收12%的“税”,这些钱都被用于武装组织的运转。
在切蒂斯格尔邦的拉加尔赫地区,纳萨尔派武装几乎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他们还设立了“人民法庭”对该邦的项目承包商进行惩罚。
印度官员估计,在切蒂斯格尔邦山区和部落地区,一半左右的居民都支持纳萨尔派武装。该邦2/3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