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beindarkness 发布
啊!被推荐到了!
黑暗的
还有先上车后补票究竟是什么 -__,-
嗯,其实SF怎样都无所谓了看着玩玩,像前几天看到的虚轴少女也可以说和多宇宙扯上关系但这方面太认真就输了
先“上車”后補票。。。
就這麽回事,閃……
其實這書的SF應該算是軟科幻,畢竟實際上它的描寫和討論更集中于科技對人文社會的影響上。
但是它所描述的點子,也就是虛構技術的細節卻相當詳實,而且不難看出作者對這方面的知識非常的了解。(從後記看,似乎是生物化學/腦科學相關的研究生的樣子)所以看起來還是有相當硬度的,但是卻又不拘泥于兜售點子,沒在這上面花費過多的筆墨,而是讓這玩藝和劇情巧妙的結合起來,成爲推動劇情進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這點實在難得,國内那些偏硬的科幻看多了,就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很多作者對劇情不夠重視,把精力集中在向讀者推銷自己的點子上,以致不少很好的設定給寫得十分生硬,缺乏實感,只看得到技術而看不到技術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或者是影響的描述過於膚淺。
而另一方面,歐美(其實主要是美)不少寫軟科幻的作者都是作家班科出身,對科學本身卻缺乏充分的了解。後果不外乎兩個,一是幻想玩過頭,設定完全超出科學的能力範疇,搞得看起來像奇幻多過科幻(當然,對老外來説兩者的分界沒那麽絕對,馬丁大叔就是個好例子),另一個可能則是幻想味道不足,或者應該說是虛構的技術看起來只是現有技術範疇内有限的延伸(冷凍冬眠doka)讓故事看起來更像是有滲了那麽一點科學元素的日常小説,沒法很好的體現出“虛構的先進科學對人類造成影響”這點來。當然,這類裏頭也有寫的非常好的,就如之前看過的一部《父親》(沒記錯吧?)僅僅是逃避絕症的冷凍冬眠一個簡單點子,把父子倒錯的微妙情形寫的維妙維俏,讓人充分感受到一種現有技術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怎麽樣的衝擊。
所以我覺得這部能把“技術”和“影響”都充分體現出來的作品實在不可多得。
以我自己來説吧,其實我在6年前有用過“植入終端+複製身體”的點子構思過小説,不過我的構思的重心是放在“人類直聯網絡構成超級智慧”這點上。其中一個重要的設定就是由RAID5技術得到啓發的“人類冗餘儲存”,以便即使在天災人禍情況下,也能讓“人類整體意識”(阿賴耶?)能夠從受到的傷害中恢復過來(這是最後戰外星人時的關鍵之一,當時剛看吞噬者看得燃了,死活想讓阿賴耶[?]和外星人干上一架)。但是我在看這部小説前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通過這種技術復活會對人的心理造成什麽影響。可以想象得到,這篇胎死腹中的小説即使寫了出來,這個虛構技術應該無法給人太深刻的印象,會變成“大敗XX軍,殲敵XX万”這種看過就忘的平淡描述。所以其實可以說是因爲我構思過這部分技術該如何實現,所以對這篇的反應才那麽大。
和啊D的評價不同的是,我對第二卷的評分也給的很高。
以下内容可能涉及剧透,请选择性的观看:嘗試復活摯愛的人而做出種種瘋狂舉動的小説,老實說,看得實在太多了。即使限定在科幻範疇内,也不難列出一大堆來。
強X/虐待摯愛的替代品的戯相信也看過不少。(不知爲什麽腦裏閃過的是普阿姨X菲特醬:D)但是最後得知是製造工藝上的必要時還是稍微吃驚了一下。
復仇者愛上仇人的老套路則更是看到吐的八點檔必備元素。
兒子和母親的複製品關係曖昧的玩藝相對少一些,可是有EVA這座大山擋在前面,想寫好也不容易。
可是翅田他做的不錯,整體銜接的相當流暢,各種元素很好的均勻混合在一起、產生了新的味道,而不是粗陋的把元素湊在一起的那種。
雖然說劇情的設計和展開的確是一目了然,但是看到實際寫出來的那裏還是能給人美味的感覺,就像精心烹調的家常菜一樣,雖然吃過無數次了,但是還是會覺得好吃。
如果說有什麽硬傷的話,我覺得最致命的是把巴寄養到伯父家這點——找個地方関起來完成最後步驟不就完了嘛。。
退一万步,就算是這是製作工藝上必須的步驟,也大可等到宗次郎自己復活后再搭建舞臺來處理,完全沒有把巴扔到有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中去的必要——這完全不像科學狂人會冒的風險。
另一個則是從身邊的人rip信息來恢復巴的人格這點從技術上來看也是不太可能的,内部因素完全缺失的情況下推算出來的東西,會像原物才怪了。
不過怎麽說都好,看時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特別備選項一個是堂妹一個是老媽的克隆這點實在是太妙不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