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说到剧情,innocence大抵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人偶犯案,九课参与;与女博士探讨人类执著于人偶的原因;巴特轰击某黑社会事务所以寻求线索;巴特于便利店受袭;到择捉岛寻求主谋;疑似体验;制压主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泽捉岛的描写则是这一结构完整的重要艺术表现,且使全作风格更趋统一,完全符合起承转合的要旨。还有什么情节需要深入刻画?实在看不出来。
说到结构就如你说的这样多的情节段落,无论怎么看这到择捉岛寻求主谋的桥段也轮不到深入刻画的地步,艺术表现还使结构完整?一个如此内容丰富的作品又是包含着大信息量的晦涩引用对白的作品哪里的细节深入刻画都是不过分呢,真的像你所说的需要在过场风景来艺术表现的完整结构,是要升华到文艺高度来体现那个玄虚的:生死来去,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实在看不出这场风景戏如此伟大的既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又统一了作品风格的高段水准啊!如果没有什么情节需要深入的,攻壳本来也不需要这么多的高手来解构,来分析,讨论呢,光靠多几段这样的桥段就好了么,更别说后面的思维迷宫的,人偶大战,素子登场的情节多么紧,这当然都属于择捉岛寻求主谋的风景的附属品么,当然都是可以在艺术表现下忽略不计的。:rolleyes:
引用
至于我说2046不会让fans失望,却并非无的放矢。很多朋友到影院看了,作为王的fan,自然迫切的听听他们的感想,事实上便也是赞誉多过抨击。失望的情绪也是有的,毕竟漫长的等待,而王家卫展现给世人的却是前作的完美总结,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我也并不是在乎那两个钱而不去影院,然而对于王的东西,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还是要靠影碟细细把玩比较好。
说您是王FANS,没看电影就听朋友评论了,他的作品就是好的?就是客观的有的放矢??且不说朋友的品位相同,或者投你所好的评论是不是客观,没看你就知道他是前作的完美总结?不是江郎才尽的自我重复?要讨论的话还是您细细把玩了之后再来论吧,反正一个2046拖了这么多年了,下一部《来自上海的女人》肯定也不回来得太早。
引用
你整段引用了《论一副墨镜的糜烂》的内容来评价2046,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粪青之言,标新立异以吸引眼球而已,论据不足且相当无力,结构琐碎,遣词造句也欠妥,大多是主观妄断,明明不理解却硬要说个所以然来。不知道你欣赏过2046没有。然而先入为主地欣赏一部影片却是犯了艺术欣赏的大忌。个人喜好不一定是科学的,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成见。要采取积极理解、努力探索的态度去欣赏并加以品评方为正道(汗,有点说教了,不好意思),别人的评论只能作为自己理解的参考,却不能作为自己理解的凭据。秉着这样的态度,去细细品味一下王的所有影片再用自己的意识、理解和语言谈谈是不是更好呢
:D想必您一定高兴了吧,抓住了本人的把柄,认定在下一定是没看过的就瞎引了您所认为的
粪 青作品来抨击王了,实在是不好意思阿,由于死忠的王菲FAN的在下,连带首映已经看了2边了,上述的话原封不动的还给您自己正合适,当然你所认为的“粪青”文章是偏激了,但是最后一句话却是比较形象而深刻的。总比起在下一说王的画面精美而空洞,某人就跳出来说着在下是
受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荼毒 教育失败品的软性人身攻击丑恶嘴脸的好的多了,更不要说的
粪青 称谓了,什么都没看还摆出个高高在上的清高嘴脸说教,别人不喜欢就是没品位的sb了?
题外话:。
《2046》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感体验的艺术作品,它深深打着王家卫的标志。它其实并不巧好观众,也没太多新奇的观影体验。很多人看出《2046》里有王家卫老片子的痕迹,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王家卫影片表达的核心大体都差不多,但这部《2046》比他以往的作品重心不同,它更形式化,也就是在形式上更虚一些或者说更在意一些,把故事本身进一步淡化,这是他的一种尝试,在《东邪西毒》里能看得出一些端倪,这次就走得更远,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我感到他的这种个人化风格基本已经走了一个阶段,需要有另一个层面的改变了。
老王毕竟是男人,而且当一位作者确立了他的风格后,“变”与“不变”总是个问题。王家卫自然会被人说成“不思进取”,他坐上了开往2046的火车,不知道还下不下得来。不过,一个不思进取的家伙仍然会把电影当做梦想去做,仍会得到这么些人的支持,在传统节日买这么贵的票去捧场,我觉得作为电影工作者来说,已然是无比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