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写得好。
24格本身就是这么小众的杂志,我觉得这个还是满对杂志的风格的。
当然收不收,要不要考虑其他的要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篇评论给我的启发,就是评论应该怎么写。
我一直以为评论要写微言大义,没有的话也要挖掘出来,而且要上升到“这个故事就是为了体现如此的大义而被创作出来”的境界。
但是这篇评论感觉非常理性客观,解读的力度却仍然可以做到非常犀利。
千与千寻,我们说这个电影作为宫老的作品来说,丧失了不少东西,力度没有那么强烈了。
但千寻的弱不是孱弱和贫乏,而是混乱,含糊,还有收尾收的太刻意。
就好像年轻人说话,是以说服力为目标的,老年人说话,则说的四平八稳,根本懒得挑战对方的立场,把想要说的意思包裹在波澜不经的沟通外壳里面,已经不再关心他的意思你认同了没有,那种感觉。
如果仔细看过这篇评论的话,里面不仅仅挖掘出了电影里面绚烂和强悍的要素,而且对于故事出问题的地方也没有回避。
而且完全没有过度挖掘……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过度挖掘的恶心的那种评论,但现在这篇东西是有自觉的,作者阐述个人感受的时候都会小心的遣词用句,这一点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这是一个搞不好会胡说八道的人,我不能全心全意的去看问,时刻得警惕着”这种负担。
最喜欢的段落是讲血和非童话性的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