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最初由 attila 发布作为动画作品的音乐制作,梁 邦彦这个名字至少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12国记音乐的喜爱之情,那种中西合壁的风格实在是很讨巧的。
我对梁 邦彦所知甚少,但从12国记的音乐来看,我想他应该接受过专门的作曲训练,可能是“科班”出身,因为12国记的音乐在结构上很严谨,有引子,有过渡,有高潮,有尾声,不像很多动画配乐那样从一开始就用华彩乐章来俘虏人们的耳朵。片头十二幻夢曲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
12国记的音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其在结构和编曲上十分西方化,但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民乐的元素,而且和音乐的主干融合得很好,在很多插曲中,梁 邦彦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将民族乐器作主奏乐器,西洋乐器协奏的做法,而是交替使用,或干脆单独运用民乐乐器,即使同时使用,也是在乐器数量交少的情况下。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中、西乐器在音色上不协调,同时使配乐的色彩更丰富,更具表现力。
原贴回复
看到有人写评论,真是十分高兴。
关于梁邦彦先生,这个名字的陌生是十分正常的,日本这个动画已经产业化的国家里,有不知名的高手也不算孤陋寡闻。
科班出身是100%的,几乎所有著名的音乐人都是名校科班出身。不受系统的教育,我觉得是写不出感人的音乐的。这是切实感受。
关于十二幻夢曲,这首曲子实际上是有提示主题的作用,所以在编排上,会有这样明显的不同风格的交替变换;但是我还是觉得,情绪上的突然变化会显得很生硬。
如果篇幅拉长,不是4分多一点,而是7分以上,就不会有变化突兀的感觉了。但是音乐人有足够的表现空间,显然制作人就不会满意了。^_^
关于中国乐器的运用,简直梁先生和其他的新世纪音乐人没有任何差别。不是仅仅使用中国民乐乐器就可以很中国的,如果用民乐的乐器而不使用五声音阶,这个就和挂着羊头卖狗肉没有区别。
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有一段当中用嘎达梅林+茉莉花为主旋律,这真是让任何有一点民俗常识的中国人听不下去。而这段音乐使用的位置,是剧情中到了雁国,拜托,是在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