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是2004年开始射箭的,地点是北京工体某俱乐部(现在已经变为酒吧),当时的理由很蛋痛,看了高桥大妈某部人尽皆知的漫画的一些进度后,矫情了,想玩玩。
中二青年认定。
也想过当时要是入了传统弓的门会怎么样.....有趣的是,到现在就是玩弓道的人都认识几个了,但全然无法理解那种审美了口牙。
因为有这么个梗,我就总是想听到别人是怎么接触到射箭的。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各种各样的故事,有因为理由而最后离开的人,也有改换理由而继续存在的--但我从来都没对现实世界的人说过实话
因为这个实话的属性,听起来是不能够让人坚持下来的。那就像大多数别人的理由一样,只是虚幻而已,是站在现实的彼岸。
无论如何,当时可没想到会有这么久,这样的在业余圈子里并不多。记得有这么种说法,长性的人,寂寞。
大概我倒是非得只能如此的.....
敬我的老弓samick agulla,made in 高丽,除了弓把(riser)本身所有其它的都换掉了。这家公司相当于高丽的射箭器材国企,除了这个还做乐器,后者是主业。
以及新换的hoyt G.M.X.,这种霸气的玩意必须是大老美的货,有趣的是它的标志是一只完美的苹果。所以当然也叫苹果,至少老人都这么叫。
现在有一些资金压力,以后会争取配成和弓把档次相符的器材,颜色也会配好,可能还要几k钱,一共1w5那样,争取里面没有日本韩国的东西,没什么不喜欢,只是个人爱好。
射箭是一种人和自己的对话,关于“能不能”以及“怎么做”的。它只做一件事情。竞技反曲弓,在日本和韩国被称为“洋弓”,在英语世界称之为competition recurves。使用经过现代科技改良的器材,有独特的射法,讲究人体工程学。
我们业余人士的目标,是致力于在18米的距离将三支箭都打入竖列的40cm三联靶的瓶盖大小的靶心。没有专业队员那样刻苦的练习以及相应的时间和条件,也就无从在70米的距离感受风云变幻,所以有时候我虽然看过很多事,却不知道国内的业余界在玩啥以及能玩成啥样。只是我没有别的事可做的,所以还会很久很久的罢.....
因为个人原因从未参加业余赛事。所以并不情愿更换弓把,总想让它见证什么。但当我把它拆下来的时候才知道它有多老旧,别人笑称忍你的弓俱乐部第一响已经很久了。那天回家的时候听了好多抒情歌曲,不听my will或get over了,觉得真是难以排遣。
印象深刻的事是有很多,训练和活动,几个俱乐部的记忆,见过的面孔,拍过肩膀的人,没有几个现在还知道在何方的。这样子,混合了一些别的思绪,有时候会让人非常、非常的空虚。我就只能站在靶位前,去做那套做过几万次的动作,去期待自己的活动、弓弹出的状态和箭的飞行,那时就什么也不想了。这很管用,迷恋这种感觉,这就是有时感到非常挫折,第二天却还是死心塌地的理由。
但最意外一次并不是和射箭十分相关的。因为大学暑假要把它带回家,只能曲线行动,带着弓去云南旅行。那也是第一次去,住便宜的小旅店,半夜各种爬楼梯和粗壮的喘息,是怕。忽然想到也有防身武器啊,拿出弓来,装上,箭撒个一床,霸气侧漏地搂着睡了一夜.....后来在曲靖给一个朋友往郊外的树上射了一箭,叫他去取,纪念。
其实,我可以随便放在哪让他去拿的,何必如此仪式化呢。还真是二呐。可是那个山坡的记忆是那么好,阴沉但是不黑暗的天色,闪光的蓝色弓在草地上支着,远处是市郊的街巷。感觉有点置身事外。
后来拨通电话,等待,远远地看着一个似乎比我还高的小子过来了,不像网上那么病弱气。想象和现实是有鸿沟的。于是我走了,没有见。
现实最好不过也只是想象的相似版本,缠绵悱恻又不可捉摸,聊以慰情却寂寞无端,
然而也就因此弥散开了无尽温柔。
[ 此帖被0 Haku 0在2012-09-27 04: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