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
什么是过劳死?
过劳死
在过劳死现象最普遍的日本,给其下的定义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这些情况在知识分子以及一些工作狂、企业白领和高层管理人士中尤为普遍。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如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过劳死的起源地:
在“过劳死”的发源地日本, 在其文化中, 公司成为劳工延伸的家庭, 再配之以定期增长工资和以年资为晋升依据的终身雇佣制度(直至在55~60岁退休)。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为公司忘我工作等同于为自己工作, 劳工的自我价值感和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与在公司的勤奋工作息息相关, 这样以来, 频繁的自愿加班司空见惯, 日本的工人平均每天都要自愿加班(Service Overtime)或不计入工作时间无酬加班1.5小时, 不愿或不敢休带薪休假, 一般在日本因“过劳死”的员工年工作时间都在3000小时以上。按我国目前的年工作日250天来算, 这类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12小时, 若这样每天长时间工作, 日积月累焉能不积劳成疾乃至死亡。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 日本每年有近10000名工人死于“过劳死”, 这个数字与日本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死亡数字相当。在如此的文化背景下使得日本法律, 被描述为“一把祖传的宝剑起到的不过是装点门面或声望显赫的象征”, 恰恰是那些被称为“非成文法律(unwritten law)”———建立在忠诚、默认和集体认同基础之上的非正常法律体系所铸就的社会压力和规范才主要是真正迫使日本工人努力工作的幕后推手。
过劳死的直接死因: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无症状冠心病、高血压、慢性疲劳、过重的生理压力、工作压力。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由于这些病的隐蔽性蒙蔽了过劳者,以致酿成恶果。所以过度劳累者一定要特别注意了。首先,是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无症状心肌梗塞是首要的危险因素。平时病人的自觉病状被隐蔽,一般的体检和心电图不易发现隐性冠心病,有些病人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检查时才可证明有心肌缺血。一旦发作,措手不及,暴卒者多。
其次,高血压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有些人对自己的高血压已经适应,虽然血压超标,却无任何不适;如果把血压降到正常,反而感到不舒服。这种不被人注意的高血压,危害性更大。它隐蔽地在那里损害人体重要脏器,在遇到某些诱因时,便会引发高血压,脑中风等突然事件致死。
再次,慢性疲劳、积劳成疾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累积疲劳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步入病态疲劳。现代生活中的艰辛磨难,人情世故的烦扰,长期超负荷工作,往往积淀成一层又一层的潜在致病因素,致使许多人劳累而疾病缠身。
另外,过重的生理压力、工作压力也是猝死的凶手之一。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患各种疾病的几率会增加3~5倍。而免疫力降低,等于身体内部的免疫力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发生。
哪些人群易过劳?
当今社会中,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容易导致过劳死的人群也有所区别,究竟什么职业的人容易产生过劳死呢?
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过劳死已经不是遥远的话题,它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烦躁、焦虑的占48%。
调查显示,过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大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计程车司机易患疲劳综合症。过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