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回英国了, 父亲希望我能多买东西. 一直催促我去上海几家比较高档的商场买打折的衣服(贵的买不起哈= =)
我对那种衣服本来就抱"远观不懈玩"的态度. 不想去, 可父亲却会生气. 今天终于去了, 在卖场里买了一个包(我真的什么都不想要). 最后我竟然脱口说出一句"我不买样东西回去, 老爸要骂我的"
回家后, 我仔细想想. 现在的父母到底该怎样给孩子幸福. 穷的时候, 给孩子穿好吃好, 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而现在很多家庭都开始富裕了, 有好吃的, 有漂亮的衣服. 我开始觉得做父母的开始迷茫了. 现在, 他们都一个劲的要求孩子念好书, 其他的细节, 比如家务, 都由父母一手操办. 原因就是家里有条件了, 就该给孩子念书. 孩子要钱, 要买什么都尽一切能力满足. 这是在国内的情况. 而在国外的留学生是如何的呢?
拿我自己举例吧. 我父母英语能力有限, 对国外教育又是一窍不通, 更别提在那里的生活了. 我在英国能够自理, 除了钱, 其他都由自己解决. 父母无法直接帮助料理我的生活. 所以他们开始慢慢有一种观点, 只要我能念好书. 我回到上海, 只要别太过分了, 想做什么都行. 而出国之后的我, 很多观念都会和父母起冲突. 在精神上共通语言少了, 他们只能尽量满足我的物质需求. 现在想想, 每次爸爸说那句"只要你书念好了, 钱什么的你都别管了", 是不是都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说的? 因为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所以我想问的, 父母到底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幸福? 孩子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念书, 为父母争口气, 出人头地? 还是应该自由自在, 自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