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S·A·C_2nd-GIG的第一集,讲述的是关于公安9课处理劫持中国大使馆人质的故事。作为故事本身并没有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只是在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国内所谓的“非法难民”问题。我之所以用这个故事开头,是想用一个和现实中日关系有关的动慢作品作为引子,然后阐述我一个中国动漫爱好者对于“哈日”现象,对于社会某些人士对于动漫爱好者的批判,以及个人对于“中日关系”的看法。
也许由于近代以来日本给我们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彻底的道歉;也许由于近年来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也许由于网络更加贴近生活,使得个人有了更多的言论自由;也许由于“靖国神社”问题、“毒气弹泄漏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所以排日、反日、仇日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而作为所谓“崇拜日本文化”的动漫一族,更是成为了笔诛口伐的对象。所以,我要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喜欢动漫并不是等于亲近日本,并不等于卖国。
我喜欢日本动漫,但是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一个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之所以说是温和的,因为我的思想没有某些人那么激进,那样将对日本的仇恨溢于言表,那样执著于“复仇”。对于日本当年在我们中国所犯下的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是,我没有那种“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想法,我不认为来一次所谓的“东京**杀”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且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本来我们是那些战争罪犯的受害者,如果我们将历史重复一次,我们和那些杀人的魔王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那些屈死冤灵?且把这放到一边,回到正题。目前有一个词语“哈日”,虽然“哈日”并不是专门正对我这样的日本动漫爱好者,但是很明显,在某些人眼中我是包含在这个族群当中的。其实,当一个人喜欢上异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这里的文学包含图书、音像、影视等),他对异国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就这个国家的风俗、历史、社会等文化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也是很正常的。有不少的外国人就是这样喜欢上我们中国的。既然是这样,我们动漫一族的喜欢上日本的某些文化也是不用小题大做的。何况对于外国的喜欢并不和喜欢自己的祖国相矛盾。我个人在平时看过动漫作品后,会找些介绍日本文化的书籍看,但是我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并没有好感。我看这些文化的知识,并不是我崇拜,而是简单地想增强对于作品的理解。所以如果因为我们这些人喜欢日本动漫以及熟悉日本风情而说我们背叛祖国,我是不同意的。当某些人吃着麦当劳汉堡,喝着可口可乐,看着《指环王》,然后批评我们哈日的时候,我想说的是,他们是不是正在被“美帝国主义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腐蚀呢?当然,我不否认在我们当中有真正的哈日人士,他们彻底地拜倒在日本文化下,不加梳理地接受。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仅仅因为我们中间有这样的人,而将我们整体都贴上标签,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我要阐述的第二个观点是:动漫在我心中到底是什么。
由于我们所喜欢的动漫主要来至于日本,又由于在多数国人的心目中动漫属于儿童的专利,更由于某些动漫中包含有和他们的价值观、道德标准相冲突的地方,所以无形之中喜欢动漫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变成了日本文化的宣扬者,成了玩物丧志,道德上有缺陷的一类人。我不否认某些动漫作品在价值取向上和我们社会的道德标准相违背,我也不否认某些作品品位的低俗,某些作品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但是大部分的作品在我看来具有积极进步的作用。其实无论是怎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它的主旨有问题,那么整个作品都要受到批判,但是决不会有人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否定这种艺术形式。动漫说到底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电影、电视剧、话剧、歌剧等没有本质的却别。它们的目的就是讲故事,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我们喜欢动漫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我们是喜欢它所讲述的故事,我们喜欢的是故事中的人物,这才是我们喜欢动漫的本质原因。动漫这种形式和它所讲述的故事的关系就如人和衣服的关系一样。动漫如同衣服,故事就是人。本质的是人也就是故事,衣服是为人服务的,衣服的作用是更好地展现穿衣服的人,而动漫的形式就是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意图,更好地把故事讲述给我们观众。
因此,动漫在我的心中牢牢扎下根是因为我喜欢在动漫这个外以下所包含的精彩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于对日本动漫占领国内青少年精神领域的嫉妒和恐惧,我们国内近来大力加大了对原创动漫的扶植。但是实际的成效却没有多少。为什么?我认为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那些人心目中,他们理想的动漫作品需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你可能会说,日本动漫中所涉及的领域,所涉及的世界观很宽广,难道说它们所承载的东西不多吗?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的确很多。但是实际上,多的只是故事的类型,故事本身除了人物、时间、地点外没有过多的其他东西,也不用非要有什么寓教于乐的社会功用。而反观我们的国产故事,本身的条条框框就多,失去了很多发挥的余度,另外还要具有社会教育的作用,所以更限制了本身讲故事的功能。
其实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前人艺术作品的评价走入了主观的怪圈。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分析过来,分析过去,将一个个所谓的发现加在作者的身上。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一相情愿,都是我们无中生有。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每个人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相反我是双手赞成百花齐放,各抒己见的。我反对的是将作品无限制地拔高。这条原则不光针对动漫,对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适用的。
第三个观点:动漫和中日关系。
动漫和中日关系能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关系是很大的。为什么。首先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好的中日关系。中国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日作为邻居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一个好的邻居关系对于双方都具有不同反响的作用。平时注意新闻的都应该知道,1972年新中国和日本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用的是“恢复邦交正常化”而不是一般的“建立外交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叫法。这说明我们的领导人对于中日关系的重视。虽然中日曾经发生了战争,虽然曾经敌对敌视,但是在潜意识里并没有中断或者说撤销外交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其次,中日关系是可以友好的。现在有一种论调就是“中日不可能友好”。理由有一点就是“中日双方在民间的层面上相互不信任的比例渐渐变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双方缺乏交流,所以彼此间存在误解,不能理解和宽容。我说这些话,可能有些人又会说我是汉奸,忘记了民族的灾难。我绝没有这样的意思,我只是认为我们不要总停留在悲伤和仇恨上。我们有时间把精力放在抵制日货上,不如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调查寻访抗战受害者,把记载在他们身上的罪恶纪录保存下来,然后通过交流的方式使得对方明白我们的理由。同时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加深对于对方民族特性的理解。虽然许多的动漫作品是虚构的,但是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实社会,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的关系和社会的运作。
我们是社会下一代的建设者,不论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为了自己的小康生活,我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既然动漫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种,既然我们是喜欢动漫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中日友好做出我们的贡献。一方面我们通过动漫了解日本民族和社会,同时我们要学会用动漫的形式将我们自己的民族特性以及我们的看法表达出来,只有彼此交流,才会产生理解。
我们中华,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曾经领跑于世界。为什么有的民族的辉煌如闪电一般短暂,而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绵延数千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对于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一种开放的,吸收的方式。在保留我们自身民族特性的同时,我们兼收并蓄,不断地同化异族,而成长为现在的中华民族。汉唐为什么是中国国力的顶峰?因为社会形态是开放的,为什么明清时代我们落后了?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变为了一种封闭的形态。所以我要阐述的第四个观点就是:输入、吸收、本土化。我想我们大部分的动漫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看到我们国内自己的动漫作品、产业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最终超越。我们有些人总认为,外来的文化中具有一些不好的东西,所以一定要阻止它的进入,殊不知没有全面的引进,怎么能够谈得上吸收?中日两国都曾经效法西方列强,但是由于中日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同,终究甲午一役,日本得以“脱亚入欧”,而我们还得背上“东亚病夫”的标牌。历史已经给与我们了教训,我们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又不知道走怎样的道路了。外来的东西绝对不会是全部可以吸收的,但是没有使用过怎么可以知道不是适用的呢?没有使用过怎么可以鉴别好坏呢?总是在嘴里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我们一些人完全是按照主观的思想行事的。所以我对于日本动漫进入中国的态度就是:全面开放,全面学习,在学习中改造,在改造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可能我的某些话语会触动一些人敏感的神经,可能我的某些话语很幼稚,但是我并不在乎。我无意引发一场争论,我也无意强迫别人认同我的观点,我只是表达我——一个喜欢日本动漫文化的中国人的心里话,表达我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