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http://www.pili168.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329&show=0布袋戏的传说
掌中戏的由来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因形状如同布袋,且以手掌操弄故名。布袋戏自从清代发展以来,日趋普遍,尤以泉州、漳州一带为甚,无论在戏偶、戏台或戏曲都自成一格,艺师辈出,将原本的江湖小戏,蜕变成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民间娱乐。
根据民间传说,布袋戏应创始於明末落地书生梁炳麟或孙巧仁,据传落地秀才因怀才不遇,乃编演戏剧嘲讽朝政,为免惹祸上身,而以木偶代言。另一说为落地书生流落街头以说书为生,因顾及颜面而不愿抛头露面,故而隔布帘讲古,又因单以垂帘说故事流於单调,於是操弄木偶叙事。
功名归掌上
其中最普遍的传说则为明末泉州书生梁柄麟,因屡试不中,一年应试之前与友人至九鲤湖,祈求先祖托梦预卜吉凶,夜里梦见一白发老翁於其手掌题「功名归掌上」,梁生自喜今科必中而欣然赴试,不料依旧是名落孙山,梁生落寞返乡中途夜宿客栈,中途见隔壁房客以悬丝操控傀儡戏偶,但以线操作不够生动,梁生灵机一动,乃以手掌撑偶操动,往後巡回演出渐受欢迎而扬名各地,至此梁生才了解先祖题示「功名归掌上」之意。
戏神--------田都元帅
偶戏的祖师爷--------田都元帅。其寿诞为每年农历六月十二日,所有戏班都会在当天备妥牲品祭礼,以表达对祖师爷的敬意。刚入行的小学徒,更是少不了每天给祖师爷烧上三柱香,以期学艺精进。民间常用的「田都元帅」造型,多半是童颜笑脸的模样,而且也有不少关於田都元帅的传说。
田都元帅据说为一弃婴,幸好得到螃蟹的吐沫濡养才得以保命,後来被一农人拾获收养,取名为雷逢春。逢春爱好音律,曾闻风入竹林之嘶声,取竹制萧,又做出笛子、胡琴、拍板…...等乐器,不久便以吹奏音韵闻名。於是皇帝便召他入宫,专职演奏,深得宠幸。当时突厥屡犯北疆,逢春不善战事,却被人所害,挂帅北征。两军才刚对仗,朝庭兵马就陷入困境,正当进退两难之际,逢春心生一计,下令停战,传令士兵以皮雕制偶,於城墙演出皮影戏,分散敌军之注意力,趁其不备一举反攻,大获全胜。雷逢春因功受封为「田都元帅」,後人因他始创丝竹音律,便以他为南管戏团奉祀的戏神。
北管祖师爷-----西秦王爷
另外,北管布袋戏也有一位祖师爷--------西秦王爷。西秦王爷为唐明皇的乐官,因精於琵琶奏曲,名闻天下。唐明皇召其入宫,却在进京途中被蛇精所困,幸好得到老虎的相救才得以脱险,入宫後专为皇室贵族作曲,极得皇上的宠爱,引来後宫嫔妃妒害,只好自毁双眼以保性命。随後,安禄山造反,他因忠心护主,意图行刺安禄山,却不幸被杀。安史之乱後,唐明皇封他为西秦王爷,而当初救他的老虎也被封为副将,所以许多艺师都在王爷桌下供奉虎爷,并配上「本在深山为大王,今来西秦做先锋」的对联。
布袋戏在台湾
直至十九世纪中期,布袋戏在福建一带蓬勃发展,泉、漳俨然成为掌中戏重地,戏班的组成,也渐由个人转为师徒相承。此间,有不少福建艺师或自台湾前来学艺的演师学成返台,将掌中戏流传到台湾,广受民间欢迎。自此,布袋戏更加发达,演出形式更为丰富,直至今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偶戏。
有关偶戏在台湾俗称「布袋戏」之由来,流传的大约有四种原因:
1、因传统戏偶本身除头部、手掌与脚的下半段以外,身躯部份、手肢与腿部,都是用布织成的,其形如布袋,谓之。
2、最早的布袋戏演出,艺师习惯将一身行当装进布袋内,一只布袋行遍天下,而称之。
3、艺师常在演出时,将用过的戏偶,随手将戏偶丢进挂在戏棚下的布袋中,因而得名。
4、早期演出的戏棚形状类似布帐,因此称为布袋戏。
台湾布袋戏的起源
布袋戏最早传入台湾的演出形式类似「耍苟利子」(注:为中国华北、东北地方对戏偶的称呼),是由明末清初的小戏棚仗头偶戏演变而来,其特徵为单人演出,有简单的锣鼓配合,仅为短剧,没有完整的全出剧目。
然而,自乾隆以後,福建地区戏曲特别发达,布袋戏逐渐采用地方戏曲,遂形成「戏曲布袋戏」。当时除扩大戏棚,并改良为精致的木雕戏棚外,也采用了管弦乐器来充实曲目。而角色方面也随戏目有了丰富的变化,采用雕绘精美的戏偶。
此时,大陆艺师渡海来台组班授徒,并将闽南演出形式传入,戏曲方面也多沿袭,奠定台湾布袋戏日後演进的基础。
金光戏的形成
台湾的布袋戏发展到了民国以後,将北管、平剧转入布袋戏後场,并将历史故事、章回小说、民俗演义改编为曲目。此时戏班急遽增加,手法推陈出新,更甚者采用武侠小说或自编剧本来吸引观众,而才有「金光戏」、「剑侠剧」的产生。
特别是金光戏打破了传统演出的形式,前後场有了180度的转变,後场舍弃传统的锣鼓曲目,改用唱门配乐;剧情也脱离历史范畴,改为迎合社会与感官需求的自创剧本;而角色方面也因为班底的不同,各有不同的主角人物。但是好景不常,金光戏因为戏班的大量增加,导致良莠不齐,许多剧情偏於光怪陆离,在低俗浮滥的印象中,逐渐衰退。虽然金光戏因此式微,但在布袋戏史中仍占有大胆前进的时代意义。
当时台湾社会正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纯朴的民风在物质生活的提高下逐渐崩溃,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娱乐方式已无法满足感官的需求,起而代之的是声光效果的电影与电视。而传统的北管布袋戏也跟着其他的民间戏曲一般,面临改革与衰颓的命运。
然而艺师选择了迎合时代脉动的方式来延续布袋戏的命运,如:「新世界掌中剧团」的陈俊然,「宝五洲」的郑一雄,「真五洲」的黄俊雄。
布袋戏演出形式
早期布袋戏依後场音乐又分为南管、北管及潮调布袋戏三种。而後也应用京戏、歌仔戏、日本、西洋音乐。直至今日,已有专职音乐人员从事剧情配乐。
布袋戏演出形态可分为外台、内台、电台、电视等种类;其中外台布袋戏多为酬神性质,也是目前最普遍的表演形态,一般者演出日夜两场,且必先「扮仙」再演出正式戏码。
内台布袋戏
民国41年,政府为了「例行节约,改善民俗」,采取一连串禁止拜拜、普渡的措施,外台戏的演出也因此遭到禁演的困境。原为酬神性质的外台布袋戏,顿时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许多戏班为求生计,纷纷走向戏院演出「内台戏」。
内台布袋戏是在戏院售票演出,以营利为主,为吸引更多观众,内台布袋戏将戏偶加大,色泽更鲜艳、且增加机关布景,演出剧目多为新编之剑侠戏,有别於早期的历史演义改编之「古册戏」。
当时在剧本上也着手编写较为引人入胜的连戏剧情,许多戏也因场场叫座,造成欲罢不能的景象,像西螺的「新兴阁」、云林的「五洲园」、关庙「美玉泉」、台北「亦宛然」、「小西园」……..等剧团都有连续上演半年以上的纪录。
电视布袋戏
电视布袋戏是在电视频道播放布袋戏,民国51年台视开播後,李天禄首先在台视演出三国志,但真正将电视布袋戏发扬光大的则是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黄俊雄。在59年播出的「云州大儒侠-------史艳文」曾在电视频道连演583集,风靡台湾全岛。电台布袋戏是在广播电台播放布袋戏节目,仅有口白、配乐无需操作木偶
台湾布袋戏演变至今,仍是电视布袋戏独霸一方,但随着传播媒体的日新月异,其播出形态也有所改变,目前可见的有录影带租售、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播送等方式,并藉由电影、网路、电子游戏、舞台演出来拓展更新的视野。
传统戏偶的操作方式
传统戏偶的操作方式为手掌伸入袋中,食指插入头部,大姆指撑戏偶的一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并在一起操作另一手。戏偶的操作全靠五指的灵活运用,有时需表演脚部动作,则需另一只手来辅助。另外,也有人将竹制的「直仗」伸入袋中,配合操演。
木偶的演出多半需要经过苦练,不论是行走、武打、翻滚、跳跃,都得下一番工夫才能练就一手纯熟的技艺。除了一般的肢体动作外,木偶的悲喜、哀乐更是要利用种种的姿态来传达,而这些也就是演师技艺的菁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