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
早上在睡眠中被噩梦惊醒,醒来依然有魂飞魄散的感觉,呆坐良久。开始照例是被追赶。是啊,我的梦,总是在逃亡,或是走悬崖,紧张至极。——据说这样的梦是日间压力的反映,据说而已,我不会以为真。每个人其实都知道自己的状态,压力人所共有。——为什么被追,大概是做了错事,拿了别人的东西。具体自然不记得了。逃到巷子里,迷宫似的古旧巷子,原以为可以逃脱,结果却迎面撞上追赶之人,模糊的身影一步步进逼。我却紧张到无法移动。
但是,来人永远抓不到我了,任何人都永远抓不到我了。我看见自己的身体在消失,自上而下,如细沙般随风而逝,转眼无踪。哈,现在轮到追赶之人目瞪口呆了。我的梦在对方的惊愕中结束,我的恐惧却远没有结束。梦醒来,人如神形俱灭般,茫然不辨东西。
我去了哪里呢?一瞬间,眼睁睁的就一点一点不见了。这样深切的恐惧与迷惘,以后都不想再经历了,即便只是在梦中。听着忧伤的旋律回想梦里的经历,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突然想起那篇小说的结尾。传统的文化背景,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意境清新而忧伤。结尾处姐妹中的一人望着另一人在茫茫风雪中越走越远,走向高山和树林,走向远方。她们永远都不会再见面了吧,结尾时已然分离。这样的送别就像一个人看着自己的消失,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不足为外人道。
有时候会想像自己在人行天桥上,呆呆看着迢迢不断如春水的人流。人流中也许会有我的亲人朋友吧。然而我以为自己是无所适从的局外人,疏离于这奔流不息行进中的队伍,他们无法湮灭我,而我也不会投入其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大概没人能真的回答若干年前的迷题,在这宏大的宇宙中,它不过是梦幻的呓语。古时的文人大概喜欢登高楼远望,在夕阳余辉中感怀,所以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之类的词句。这苦闷多少应该归咎于夕阳啊,有谁会对着朝霞叹息?
我喜欢看日落。我们去看一回日落吧!你知道,当人们感到非常苦闷时,总是喜欢日落的。
可是得等着……
等什么?
等太阳落山。
拥挤逼仄的人群也许不适合我的臆想。我喜欢看到大片的绿色,广袤的草原和树林,闭上眼睛,周围都是温和清新的风,天地之大,任我遨游。妈妈曾经为我买过不止一件绿色的衣服。我以为妈妈是喜欢绿色的,于是开始为绿色寻找正面的意义。比如,绿色象征着自然、生命、和平、宁静……当然,绿色也因为过于冷静而显得阴鹜和邪恶,“绿巨人”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蜘蛛侠”的头号对手就是“绿妖精”……但是这些,我可以视之为飘浮的灰尘轻易从心底抹去。后来偶然的机会问道妈妈,妈妈笑道,“绿色?没喜欢过。”——原来我的喜欢只是基于一个错误的推测和理解,并且这个错误无法挽回,因为这个颜色已经成为我的喜好。原来真相会带来莫名的讽刺。
不知道真相也许会更好吧。一本曾经那么在意的书,我感动于那个孤独的灵魂睿智的思考、对真理的向往以及对权威的批判。然而这只是书的表象。我看到表象,只是因为过于喜欢,对于那个灵魂因为喜欢而迷失方向。其实书要教给我的,是独立的思考、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专制的批判。正是这些东西,颠覆了我所以为的真相、我曾有过的信念,思维如被掏空的口袋,无立足境。一个黄粱梦醒的人,醒来发现所谓美好只是梦中的虚幻,该如何去重建属于他自己新的信仰?重建的过程应该是漫长的吧,也许会没有结果。因为有过苦恼的经历,所以无法去相信,只有怀疑的眼光,找不到最终的目的。
人们都说,多看多读和独立思考甚至可能比我们最后得到的结论都还重要,如果你幸运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是如果最终得不到结论,还可以用什么去支持怀疑本身?我曾经那么在意的书,改变我的方向的书,带给我的却是更多的迷乱啊。
意义,意义……寻找它是最无聊的事吧。少年时,我们以为什么都有答案,所以总是问个不停,可是老了,疑问会变成沉默。
我在天桥下的人流里,与不同的人擦身而过,看别人欢笑,看别人忧愁。
一种方式成为习惯,我就开始担心它会改变,此刻的快乐能持续多久,是我不会去面对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