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也是真是好,有时间去细品以前囫囵的史书,遂有些心得,乃记之。大抵是些世人理解的谬误,亦或鄙人之错误的理解,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西周至武王以来,历三百年之努力经营,其面向常对东南,不对西北
(按,因其时周人之敌,多在东南,不再西北也。这一说似于史界没有任何的疑问。周人立国,是一个坐西向东的形势,其国力的移动,大势可分为两道。第一道由陕西西出潼关,向河,洛,达东都,经营黄河下游。此武王伐殷,周公东征之一线。第二道由陕西出武关,向江,汉,经过南阳,南郡一带,以及淮域。如昭王南征不复)
幽王遭犬戎之难,见杀于骊山下,似犬戎所在亦在周之东南。与世人之于西北之理解似有出入。
(按,鄙人查阅以前读过的史书,左传昭公四年:“周幽为太室之盟,犬戎叛之。”说明犬戎在河南省西南太室山一带,这是第一个证据。犬戎由申侯招来,申在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有申国遗址。宣王时迁至南阳稍南。大抵距离周东南千余里。如犬戎在周西北,相距更远,申侯怎么能够越过周而依附戎呢?戎也怎么能够越过周与申呼应呢。与理不合。这是第二个证据。)
幽王死后,周室遂分裂。
(又按,据竹书纪年记载:“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两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侯所杀。”此事史记没有记载。大概太史公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所知有限。翰立携王其实是主持正义。许与申为同姓,故助平王。同立平王者尚有郑国。当时郑桓公为周的司徒,见周将乱,应该早谋东迁。郑武公娶申侯的女儿,为自己的夫人,曰武姜(郑庄公的母亲,黄泉认母的故事比较有名),故郑,申亦同谋。郑桓公死于骊山之难,而武公遂与申同护平王东迁。鲁国是周室东方封建最亲,最主要的国家,乃起兵杀携王,自为兼并土地。平王虽然登极,但是无力索还故土,才只得东迁到洛邑。史记不知其中的曲折,谓平王为避祸而东迁。犬戎助平王杀亲父,是友非敌,不必躲避。太史公说幽王宠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举烽,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为之数举烽。及犬戎至,举烽,诸侯救不至,遂杀幽王。此明显是市井小人之谈。诸侯兵不能见烽而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而去,此有何好笑?况且举烽示警御敌,本是汉人御匈奴之举。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要举烽。太史公对此之记载,似乎经不起推敲。骊山之役收益的是郑国,兼并了敌国,扩大的封地,故曰:“周之东迁,晋,郑焉附。”秦人亦乘机侵占周岐之西地,与晋连壤通好。这就是周之东迁,西方诸侯之变化。)
及平王东迁,因为他有弑父之嫌疑,不为正义所归附,因此周王室的威信因此一落千丈,以后遂成春秋之霸局。
(按,平王宜臼是申侯外甥,申侯为其甥争王位,故联犬戎杀幽王。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其野心,形成一个各自心怀鬼胎的不义集团,因此为东方的诸侯所不齿。因此周王室东迁以后,政令所骤然解体。)
ps:仅代表鄙人一人此时的观点,并不表示以后一定赞同。